什么同样都在工作,一起入职的同事就成了我领导?
最近收到了一个读者的留言,问我:
“为什么同样都在工作,一起入职的同事就成了我领导?” “兢兢业业工作好几年,凭什么工资还没一个新人高?” 我们都知道,只有努力才会有收获,但努力了就一定会有很好的收获吗? 未必。 很多人整日忙碌,却没有在职场换取高价值。 疲惫、抱怨悄然滋长,让人渐渐失去动力,却始终没能解开困境。 01
就像我一朋友老何。
他在一家互联网大厂上班,每天几乎忙得像个陀螺,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。
而在去年,他想要竞聘一个经理的位置,其中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他同事。
为了这个位置,老何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。
当同事七点就下班的时候,老何九点还在加班;
同事十点在群里交付工作,老何就定半夜三点的闹钟,起来发邮件给领导。
我经常能刷到他朋友圈,都是给自己鼓励打气的励志鸡汤。
为了这次晋升,他再苦再累也都一直坚持着。
然而发生的一件小事,却彻底改变了他的想法。
去年除夕晚上,他原本和几个朋友约好了一起跨年。
这时候,老何的上司突然在群里发了任务:需要紧急赶出一份报告!
这么好的表现机会!老何几乎没有多思考,就主动应承了下来。
他坐在工位上,一个个搜索竞品,关掉广告弹窗,复制销售额、定价、行业详情等,再把成百上千行凌乱的数据,挨个复制到新的表格……
当全部搞定时,已经是十一点了。 但当老何把报告发给领导后,领导愤怒的语音在群里一条一条地蹦了出来:
怎么只有数据?结论呢?
这一大堆表格堆在一起,怎么不干脆再送我个放大镜?
跟你说过多少遍了,报告要做到让每个部门的人都能看懂、看透!
更让他傻眼的是,同事也往群里甩了份文件: “领导,我担心老何这边出问题,也做了一份备用。不如您看看我这份吧~”
老何点开一看,同事的报告精美得像一份艺术品,不仅收集了销售额和竞争力,还做出了漂亮的动态图表! 精细到什么程度?连对方的价格波动趋势、线上市场拓展方向、地推渠道都分析得头头是道!
反观自己的报告,简陋的图表,灰白的数据,刺眼得扎心。 老何还没缓过来,十二点的钟声已然敲响。 公司办公室已经停了暖气,老何不禁感到迷茫,为什么已经很努力了,但是却总感觉离自己的期望差那么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