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快递行业的“黄金十年”中,“低价”似乎是快递企业迅速抢夺市场份额的最佳利器。
在快递行业的“黄金十年”中,“低价”似乎是快递企业迅速抢夺市场份额的最佳利器。
2013年百世汇通在快递价格战中取胜,成为“四通一达”之一;2019年中通将价格压到1.2元,各公司迅速应战,其中申通更是将单价降至9毛;2020年极兔闯入中国,低至8毛发全国……
但随着监管严抓、市场转变,快递行业还能继续将“以价换量”当作是长久之计吗?
一、为快递价格战买单的人
我们先把时间拉回到今年双十一。在双十一来临之际,一则名为《双11快递员薅羊毛》的攻略陆续从几家快递公司的社群中流出。
该攻略透露,从11月1日起,菜鸟物流向快递员群体发布了一项双11派件补贴,并同时号召全网快递员一起去薅羊毛。而在实际补贴方案中,快递员补贴则包括了派件和揽价的双重补贴。
二、8毛发全国抢占市场
在上游养成用户包邮习惯、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,下游则成为了各家快递公司抢夺市场份额的战场。
2013年,百世汇通在义乌发起了第一波价格战,以“均价销售”战略抢占市场份额,顺利成为“四通一达”中的一员。2019年3月潘多拉魔盒再一次被开启,中通将义乌快递4.2元左右的价格压到最低1.2元,各家快递公司应战降价,其中申通更是将单价降至9毛。7月,这场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内卷之战在和谈中悄然结束,价格升回到2.5元左右,市场回到正轨。
2020年3月,极兔速递闯入中国,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扩大市场占有率,与某多多关系复杂的极兔显然深谙此道。各家快递公司再一次被迫陷入低价内卷,打破原有的价格,低至8毛发全国。2021年3月,极兔速递再出重击将义乌发货最低价格击穿到1元以下。
三、“最后100米”之争
在《2021年618快递服务质量大数据报告》中显示近70%的快递员在618期间遭到投诉,且过半投诉超过3次;在发起投诉的人中70%以上是因为快递不被送货上门而不满投诉。
传统电商在向直播和社交迈进的同时,快递行业也正在发生裂变:到柜、到站、却难到家。
因派送费低廉而不得不降低服务质量的快递员,在完成规定的派件任务后因货物不送上门被消费者投诉扣费,收入不增反降。而对于消费者而言,作为物流环节中的最后一环,不仅利益被无故牺牲,更是得不到应有的消费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