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网店,本质上跟开实体店,没有太大差异化。
开网店,本质上跟开实体店,没有太大差异化。
无非,也是几个层面:
一、房租成本
二、基础设施
三、运营成本
四、即实成本
五、风险成本
基于这些维度,我们再一步步细化。
一、房租成本
天猫分为三个类型,旗舰店、专卖店、专营店,每个类型的入驻资质及金额,略有差别。
因我公司创业近八年了,已有财务部与运营部跟进核算,相关具体的精确费用,我没过多关心,我就说一说我印象中的标准吧。
在入驻的具体资质及要求,大家可以看看《天猫招商》。
旗舰店押金10万、专卖店押金8万、专营店押金6万,技术服务费统一为6万。
押金,在后续退出可以返还;而技术服务费,则需要达到一定标准,按比例返还。
那么,每一笔交易,约收2-5%左右的费用。
当然,不同品类,标准不一。
从这看,跟咱们开个实体店、进入某个商场区别不大吧?
都有房租、进场管理费等等。
二、基础设施
开网店和实体一样,需要装修、购买设备,这其中可能还会产生的设计费、运输费等等。
网店好在“选择性”比较大,大都可以免费使用。
a)日常经营所需“普云交易”,使用免费版;
b)日常营销工具“优惠券/打折/搭配套餐等”,约70元/项/月;
c)数据分析工具“生意参谋/生e经”
“生意参谋”太贵,用于选品/测款/标题优化/引流推广等,暂租过度,约80元/月;“生e经”用于店铺/单品数据分析,50元/月。
d)店铺图片设计工具“鹿斑”
“鹿斑”是个好东西,适合新手、懒人,用于“各种图片”的营销文案等优化,有免费、也有付费,根据自己需要选择。
e)站外辅助插件“店查查/店侦探”等
但注意,免费的东西,肯定“营销陷阱”特别多,千万谨慎。
f)竞品分析工具“晓工具”等
单品中期补单“抢夺搜索排名”必备工具,用于收集、分析竞品日成交、关键词坑产等。
g)其他补流量、补人气工具等
这些辅助性工具,大都在新店新品阶段,后期基本用不着。包括其他工具,如打单、客服绩效、短信群发等,在新店阶段暂不需要。
“常用软件”暂计1500元,算是多退少补的软性投入。
三、运营成本
上面的成本,相对好核算,毕竟就那么点东西。
而运营,牵扯的概念太大了。
渠道、视觉、营销、人力、财务、安保等等,这都能算运营。
甚至,我看到一些朋友,把电脑啊、网线啊等等都计算进去,这是不是太严谨了?
我简单点说,运营成本,无非体现在营销推广上。
说白了,就是我们把产品卖出去,要从哪花钱、花多少钱。
这里,因为没有标准,很难阐述详细。
我以“月入5000”为例
a)先算“拿货资金”
假设:每天卖5单、拿货价50元,5 X 50 =250元
再假设,买家七天确认货款,250 X 7 =1750元
b)再算“推广(补单)资金”
新店不建议开车,侧重补单搞搜索流量;
假设客单价100元、每天补3单,100 X 3 =300元
假设四天确认收货,300 X 4 =1200元
c)再算“推广(补单)佣金”
假设资源好,客单价100元、佣金10-12元
以一个月100单计算,12 X 100 =1200元
d)最后算“空包弹”
假设资源好,一票3元
以100单计算,100 X 3 =300元
这笔账,在初期运营阶段的实战投入中,所需:4450元。
后续的“付费推广”,还需根据“经营状况”一步步投入。
其他即实成本、风险成本,大致是经营操作失误、不可抗拒的外界原因。
比如,常见的操作失误,补单降权、顾客差评赔偿、退换货损耗等等;
而我经历两次较大的风险成本,一次是早两年的水灾,仓库被淹,损失大几十万;第二次是仓库起火,又损失十几万。
这些都是难以抗拒的东西。
总之而言,做生意,有钱和没钱,都用不同的玩法和操作。
有人说开个天猫得几十上百万,也有人说开个天猫只需要几万……
坦白说,这还得取决自身条件及目的性。
有钱、想捞笔大的,那在选择性上,肯定多元化、速度快、限制少;但同时,风险也很大。
没钱、赚个十几二十万,那肯定得节源开流、能省则省,相对苦逼、啥事亲力亲为。
我是从没钱一步步爬出来的,所以我一直主张理性、务实、积极的处事原则,别冒进、别盲目、更别侥幸,别被一些营销号、或者半桶水的外行,带偏了节奏。